展期從
2011-10-29 ~ 2012-01-29

地點:台北科教館

週末在劍潭捷運站1號出口的附近有接駁公車,

早上9點從捷運站出發,最晚的發車時間為晚上6點從科教館出發

每隔20分鐘一班,中午12:00-13:00休息



進入展區之後工作人員還會發給每個人一張護照

可將展區內沿路所發現的圖章蓋在護照內


一入展區就擺了兩隻駱駝
(沙漠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)


駱駝怎麼應付惡劣的環境



絲路沿線地圖

從中國首都西安經過吐魯番,在連接到烏茲別克的薩瑪爾罕,最後抵達伊拉克的巴格達
有多遠? 大約7400公里
會花多久的時間?至少半年
天氣會有奪冷和多熱?夏天時沙漠中的溫度可高達攝氏50度,冬天則可低到刺骨的攝氏負45度
睡在哪裡呢?根據地點的不同,你可能露天而眠,或睡在寺廟、軍事要塞或商隊客棧裡.為了避開炎熱的天氣,你常常會在夜間旅行,在白天睡覺
要如何支付食物和補給品的費用?你可以用絲卷、銅幣或銀幣來支付.在中國商人也接受紙幣
旅行的方式?通常你會走路但不要獨自行走,加入由一個駱駝騎士和商人組成的駱駝商隊,幸運的話會有駱駝幫你負載行李


 

 

A 琵琶 C 月琴:類似此琵琶的樂器最早於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便已出現,唐朝的琵琶弦常由絲線捲成,而琵琶常伴隨宮廷歌舞,亦可單獨演奏

B 笙:中國於三千多年前便已出現笙一類的吹奏樂器,學者認為聲管的對稱排列象徵著收起羽翼的鳳凰

D

E

F 長笛與橫笛:名為「內」的一類橫笛與直笛源自四千多年前的中東,絲路上處處可見

G 二胡:屬於中國樂器的胡琴,即「胡人的琴」


大口水壺:此水壺的設計反映出來自亞洲各方的影響,類似這樣設計的大口水壺最先見於羅馬的玻璃製品,隨後出現於波斯與中亞的金屬製品,最後顯現於中  國瓷器.此大口水壺的陶瓷師傅引用波斯的手法將鳥置於頂端,所設計的鳥是中國的傳統鳳凰頭.

 

角狀杯:用來酌酒的角狀杯常見於西亞,旅人由絲路引進中國後廣受歡迎.此角狀杯的酌酒端以公羊頭為形.


吐魯番的特殊灌溉系統坎井

 

古蘭經


漂亮的工藝品

 

西元九世紀的15數字(左邊那一行)



 

水鐘它的說明還是有看沒有懂

 

阿拉伯的字母就像藝術般的優美

 

門口的刻字壁版….超美且細緻!



 

蒙古包

 

 最後來到樓上的沙漠體驗區

體驗區內有個『沙漠動物互動區』:按下鈕會出現所顯示的動物聲音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fia3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